English

首页>>爱眼知识

全国爱眼日·科普知识丨青光眼视力的隐形杀手

作 者:admin发布时间:2022-06-09 11:51:44

2022年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参考宣传口号有5个,分别是“有远见,不近视”、“关注白内障,重现新‘视’界”、“眼睛一张照,慢病早知道;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关注眼健康,生活更精彩”、“守护‘睛’彩视界,点亮‘光’明未来”。

青光眼作为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因其具有病情逐渐发展、症状隐匿且导致不可逆的失明等特点已受到大众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大部分人对这一疾病的认知并不全面,只是片面的认为青光眼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眼病,或是认为只有出现了眼疼、眼胀等症状才可能是青光眼。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导致青光眼的严重性被低估和忽视。事实上,各个年龄段的人群都应关注这种被喻为“视力的隐形杀手”的眼部疾病——青光眼,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了我们的视力,并且一旦损伤就不可逆转。因此大家应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人群发生的不同类型的青光眼。

本期话题

1.婴幼儿及青少年人群相关性青光眼

2.青少年近视人群相关性青光眼

3.中老年人群相关性青光眼

4.青光眼高危人群

幼儿及青少年人群

有人认为青光眼只发生在老年人中,但事实上,婴幼儿及儿童也会得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可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最初三年,是一种由胚胎和发育过程中眼前段组织发育异常引起的青光眼。“水汪汪的大眼睛”是对先天性青光眼非常形象的描述,第一感觉就是宝宝的眼睛很大,但实际上是由于眼压升高使得尚未发育成熟的眼球增大,角膜扩张,造成畏光、流泪和眼睑痉挛的症状,使宝宝的眼睛总让人感觉“水汪汪的”。对于先天性青光眼,一旦确诊,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三岁以下的儿童,首选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但并不是所有“水汪汪的大眼睛”都一定是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大角膜,先天性泪道阻塞的宝宝也会出现这样的表现,因此遇到这种情况时,家长应带着宝宝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和鉴别。

原发性青少年型青光眼也是胚胎期和发育期内眼球房角组织发育异常而至房水排出障碍所引起的一类青光眼,多数在出生时异常已存在,但可以到青少年期才表现出症状和体征。主要症状表现有以下几种:由于眼压较高引起的眼胀头痛;视力下降或视野变窄;角膜水肿引起的虹视,即注视光亮时眼前出现的类似彩虹的光圈;恶心呕吐等。因此家长们平时一定要多观察孩子的眼部健康状况,遇到问题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青少年近视人群

现如今的全球范围内,近视影响了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高度近视眼患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视眼和低中度近视眼。随着近视数量的增长,高度近视以及近视合并开角型青光眼的的人数也会增长,这将是一个重大的健康和社会负担。

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一些眼部体征相似,可能会造成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困难。同时由于临床中两个最普遍、最基础的指标——视力和眼内压,在这两种疾病的鉴别时是有混淆作用的。比如:视力下降误以为单纯的近视加深;近视眼的眼球硬度降低,进行眼压测量时,容易造成假性低眼压,影响青光眼的诊断。因此,对于日常眼部检查时眼内压较高,或是相关检查指标存疑的近视患者,应自我警惕,坚持复查随访,以便早期发现支持青光眼的证据,早发现,早控制。

中老年人群

相比40几岁的人群,6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的发病率要高四到十几倍。相比发病较急,会出现剧烈头疼眼疼、恶心呕吐症状而更容易及早及时就医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来说,大部分类型的青光眼起病隐匿,极容易被患者忽视,一旦发现,可能已出现了严重的、不可挽回的视功能损伤,严重影响自身的日常生活与工作。

以下几类人群是青光眼发生的危险人群,因此需要定期眼部检查,谨防青光眼的发生发展:

青光眼高危人群

1.高龄(60岁以上的人群) 相比40几岁的人群,青光眼的发病率要高四到十几倍。

2.远视人群,会比一般人群更早罹患青光眼,多数以闭角型青光眼为主。

3.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特别是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滴眼液,会导致激素性青光眼的发生。

4.青光眼家族史的患者:青光眼有遗传倾向,在患者直系亲属中,10%~15%的个体可能发生青光眼。研究显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一级亲属患病风险为10% 。

5.糖尿病患者:研究显示糖尿病患青光眼发病率是非糖尿病者的2.12倍 。

6.亚洲裔:是所有种族中闭角型青光眼发生风险最高的种族。

7.高度近视患者:发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风险较高。

总之,青光眼虽是一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但也不必谈“青”色变。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关注自身眼睛的不寻常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即使罹患青光眼疾病,也可以通过药物、激光及手术等治疗手段,保存有用视功能,延缓或遏制疾病的过度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供稿:青光眼(一科)